CBA總決賽,以四川隊4比1壓倒性的優勢獲得勝利。在CBA總決賽打完第三場後的那個晚上,發生了最令人震驚、卻又不想看到的那一幕,四川球迷與遼寧球員在酒店門口的肢體衝突事件,已經成了CBA歷來最具破壞性的惡性事件之一,使一個值得思考的總決賽徹底蒙塵。毋寧說,這對兩隊的球員都不公平,但它就是發生了。 我來北京工作的頭幾年,並不轉播CBA,說實在的也不喜歡CBA的比賽。一直到最近兩、三年,才開始比較認真看CBA,但沒有對什麼球隊有特別的感情。對我而言,它就是工作的一部份,我也沒有那種習慣用地域角度去看球隊。接下來,我要講的話,可能很多球迷難以接受,不管你是四川球迷還是遼寧球迷,最好有心理準備。我只會講我認為對的事,其他的,都不是我的考量。文字會很長,請耐心看完。 ●四川奪冠,,令人信服 從技術角度而言,四川隊的奪冠,可以說是令人信服的。除了第一場表現很差之外,後面幾場差不多都掐中遼寧的強點與命門,也就是籃板。即便沒有打架事件,我也不覺得後面郭士強能拿出什麼辦法。照道理說,七戰四勝的比賽,是應該要有點輒的,但是第二、三場的輸法,令我難以置信。所以我不覺得四川隊拿這個冠軍有什麼問題,不要不服,那就是他們的實力。而且這幾場的裁判,除了兩、三個個別的哨外,其他的基本沒問題。換句話說,遼寧隊從技術層面上,輸得不冤。雖然四川在常規賽被遼寧雙殺,但是現在看起來,楊學增是留了一手。 這一手是什麼?本土球員。沒錯,四川對是以三外援為核心,但是他們的本土球員在總決賽打得非常出色。張春軍、孟達、甚至其他隊員都很好,我在預測總決賽時就提到過不可低估四川隊的本土球員,他們的表現令人敬佩。特別是張春軍,往往會有驚人的表現。這也證明,三外援並不是會阻礙本土球員的案例,關鍵是怎麼去整合。所以我一直對有些球迷或媒體總是在批評四川隊靠三外援,感到嗤之以鼻,因為他們是依照籃協的規定使用三外援,何錯之有?至於三外援是不是妨礙本土球員發展,從四川隊的例子我們應該已經得到了答案。我還看到有人諷刺四川隊沒有四川人,那馬刺隊有幾個德州人?那裡人根本不是重點,這就是職業聯賽,扯這些就是無聊。 而遼寧隊呢?在被各方看好、且本土球員實力、經驗都佔優的情況下落敗,固然事件的發生影響到球隊情緒,但從第二、三場幾乎是完敗的情況來看,我沒有什麼理由覺得郭士強想出了什麼新辦法。也許遼寧隊該考慮重視第一高度的能力,或是要補進一個本土中鋒可以扛一下的。韓德君在與哈達迪的對抗上可以是完全失敗,他們至少需要一個可以跟CBA頂尖外援中鋒對抗的大外援。此外,遼寧隊在第四節過於偏重哈德森的進攻,也會是個大問題。如果遼寧找到像哈達迪這樣的中鋒過來,我保證可以拿冠軍。 但是因為場外的衝突,使得四川隊的冠軍,蒙上一層灰。這對四川隊的努力並不公平,但他們只能吞下去,因為惹出事的就是他們的球迷。只是我要再強調一次:衝突是個偶發意外,不會影響我對四川隊的看法,也不影響他冠軍的含金量。只是,人們都會想起這個衝突,冠軍是毋庸置疑的,但冠軍賽本身,卻蒙上一層灰。 ●對衝突事件的冷靜思考 在衝突事件發生後,很多球迷與媒體朋友都產生了很多的疑問:為什麼球迷會在那裡?為什麼兩個隊要住同家酒店?為什麼現場沒有安保?這是不是一場陰謀?球員父母隨車是否合適? 我個人認為,這就是一件擦槍走火的事件。說什麼陰謀論,都是無稽之談。 首先,我是認為當天去酒店準備迎接四川隊、卻引發衝突的球迷,應該不是第一次這麼做。酒店離球場開車僅幾分鐘路程,所以可以理解。但是球迷適不適合這麼做?確實值得檢討。其實應該也不只是四川球迷會如此,很多地方球迷也會如此,既是這樣,就容易造成衝突的導火線。 為什麼兩隊要住同酒店?因為之前,有球隊抱怨到客場的時候,主隊提供的酒店條件欠佳,有的沒熱水,有的沒暖氣,有的離球場或練球地點太遠,聽起來很扯,但確確實實有些球隊就仗主場優勢黑人一把,挺沒品的。既然如此,就兩隊住同一個酒店以示公平,免得人家說閒話。別以為訂個酒店房間很容易,一大堆人來,日期也說不準,看起來酒店很多,實際上沒那麼容易。所以兩隊同住一家酒店,我可以理解。現場為什麼沒有足夠的安保?我不知道。也許是以前都沒出過事,所以覺得不需要太多的安保,只能這麼解釋了。但如果賽區組織者多長個心眼,說不定就沒這事了。至於球員父母是否可以隨車與球員一起?我認為這些都是小事。球隊要是沒有意見,有何理由不可? 但接下來的問題,該怎麼定性? 我在微博上譴責「暴力球迷」,是因為這件事,是由於球迷無謂的爭端引發了一場大混戰。遼寧球員下車後,在酒店門口的四川球迷,不知道向遼寧隊員說了些什麼,然後一個穿紅衣服的遼寧隊球迷或是什麼人,向四川球迷比了不雅手勢,然後四川球迷就一踴而上,然後衝突就此開始,先動手打人的,從視頻上來看,就是在場的四川球迷。受傷的人,包括一位受傷的保安,都是在敵我不分的情況下被誤擊的受害者。我不認為這些四川球迷是衝著誰的父母家人而來,也不知道到底誰是誰的父母,只是混戰之中,已經分不清楚了,然後部份遼寧球員加入戰團,一些在現場的四川球迷還不忘穿上四川球衣再上去打(這算什麼玩意兒),所以才有「父母被打,必須出手」的情況。 錯,是通通都有錯,開打了就沒有對的人了,追究誰先誰後卻很必要。但是為什麼球迷要衝上去?這已經超出了我可以容忍的底線。從球迷對遼寧球員的言語到紅衣人的手勢,都沒有肢體接觸,請問衝上來動手的這些球迷,你們是什麼東西?今天如果說這些王八蛋被打傷,我會很高興,因為點火的就是這些飯桶,我最厭惡的就是這類型的球迷,偏偏很多球隊的所謂死忠腦殘粉,都是這種人。尤其是什麼後援會、球迷會,有的固然不錯,但有的根本像是球迷當中的極端組織,在網路上爆粗口罵髒話還算是基本標配,在球場內兇神惡煞似的朝人叫罵扔東西,卻常是這種人,就是我最厭惡的暴力球迷。在已知的視頻當中,參戰的四川球迷,有人去阻止同伴嗎?有人去勸架嗎?就算有也屬少數。主場發橫,神鬼不怕,那些在主場敢扔東西,敢罵人父母甚至動手的球場流氓不都是這種心思嗎?到現在我也沒聽到這些動手的四川球迷怎麼了,犯罪的代價如此之小,這合理嗎? 然而,遼寧隊部份球員的表現,也令我瞠目結舌。劉志軒,可能是這些球員中打得最狠的一個,我還誇過他在場上的表現,但沒想到這傢伙在打架也如此勇悍,讓其他人都快變成背景帝。其他加入戰團的這些球員,也根本沒有意識到會有這種情況。但他們採取的方式卻是加入混戰,我不理解。開打的最初,並沒有禍及誰的父母吧,但是誰把群架範圍擴大的,這需要公安部門聽取口供後來判斷。我必須說,遼寧球員在衝突的剛開始,完全可以採取更好的措施,他們普遍比球迷高大,他們有能力採取拉開的方式阻止衝突。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沒有,郭士強當時也在場,是不是也暈了,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當時可以拉人阻止雙方,不會有這種問題,根本也不會有父母被打的事。 遼寧球員在現場處理這種衝突的方式,使我懷疑球團有沒有教育球員,對於這種應對球迷過激行動時,到底該怎麼辦?無論如何,跟球迷廝打都是職業球員最不應該做的大忌之事。因此不論公安機關的結論是什麼,我都認為涉事的遼寧球員應該被禁賽。禁多少場,讓籃協自己去判斷,但處份不能沒有。如果連禁賽都沒有,以後球員對球迷動手都冠以自衛之名,那還得了?由於職業球員身份特殊,在個人行為的規範採取高規格,我不認為有什麼不對。平常人也許可以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但職業球員就是不能,不然就別當球員了。從這次遼寧隊球員在這個事情的表現上,就算是情有可原,還是缺乏自知、自律與自覺。這不叫馬後砲、道德帝式的發言,而這就是他們該做的事。他們可以採取更好的方式而沒有採取,而是用一種最差的方法,就算被罰也不冤。我問過許多同行,沒有一個認為涉事遼寧球員不該被禁賽。 ●籃協的「拖刀計」 好了,架也幹了,接下來,籃協要怎麼處理,在這個總決賽的當口。我當時在微博預料,籃協會涉法拖過去,果然,一紙處罰下來,四川賽區罰15萬,遼寧球員的部份等到公安部門調查後再說。這裡的潛台詞是:要禁賽什麼的,等到總決賽打完再說。 當然,這一處份的結果,除了當事的兩隊,其他人都無法接受。 四川隊是沒意見,就算沒發生這種事,形勢對他們也是優勢,又何必節外生枝、令人起疑?罰15萬算自己的疏忽,也可以接受。遼寧隊也可以接受,至少沒人在總決賽禁賽。但在我們在旁邊看的人,覺得這是個太過「政治」的判罰。喔,打成這樣,罰賽區15萬就沒事了。那有些人發個微博批評裁判還禁賽一場,這算什麼玩意兒?這也許就是我所不理解、也不能茍同的中國特色的官僚處理方式。為了和諧,為了擺平眼前,什麼公平正義法理全都可以被扭曲,包括被禁言討論此事的四川媒體,都是受害者。 我試著揣摩一下籃協的心思:你們早點打完得了,等到打完後再行處理。如果現在禁了遼寧球員的賽,遼寧隊鬧出罷賽來,怎麼收場?如果要處份四川主場,責令空場或是換個賽區,對四川隊本身似乎也不公平,因為球迷跟球員打架關他們什麼事?頂多就是一個賽區管理不力,罪不至此,何況再找一個新地方又要時間。所以,擺出了這麼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處份。果然,沒有一個媒體接受這樣的說法,包括新華社、央視等中央級媒體。更有甚者,傳聞籃協已經把處份告知四川、遼寧兩隊,但是不公佈細節。如果是這樣,合理嗎? 為什麼籃協要這樣?很簡單,他們已經無力管控這樣一個比賽所發生的種種問題。 我倒是覺得籃協挺冤的,國家隊打不好,罵籃協;CBA打架,罵籃協;裁判問題,罵籃協。有些事是他們該管,有些不是,有些是他們管不了。像今天這事,他們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做出最正確的判斷,也沒有辦法去承擔改變現狀的後果。這一點,我可以理解籃協,雖不合理,但只能這樣。然後,繼續的惡性循環,拜天拜地拜神求不要出事。 這可以嗎?當然不行! 但是,就現狀來看,最有可能的結果是,遼寧隊球員會被處禁賽,然後在下一季執行。我覺得最搞笑的是,遼寧隊讓郭艾倫、賀天舉、劉志軒以傷為由回遼寧,然後籃協出了處份後,又叫他們回成都打第四場。一開始我還以為籃協已經先對遼寧球員禁賽,然後以受傷為由回遼寧,否則幹嘛這麼折騰?但又叫他們飛回來,這劇情反轉得耐人尋味。到底籃協跟川、遼兩隊開會的結果是什麼?遼寧有沒有以罷賽要脅籃協不許禁賽?反正他們不肯說,旁人只能猜。但是,這種事本來就該說,還能藏著啊?籃協的迴避態度,其實正反映著大部份官僚的正常想法,但完全無助於解決問題。 ●對於球迷,我有話要說 說真的,我並不喜歡CBA球迷,尤其是碰到非理性的球迷,根本沒有理可講。如果CBA球迷又加上地域砲,我認為,壓根就是神經病。我無法忍受有人動不動就叫京巴、遼狗之類的言詞,也不能容忍有人拿四川大地震之類的來說事。我確實會罵人,也會找幾個不知好歹的垃圾出來,但我從來不用地域攻擊別人。 其實在關注CBA之後,跟我交戰最多的就是遼寧球迷。從崔萬軍被扔東西,到郭士強被禁賽還出現在場邊、到郭艾倫被扔水瓶事件,我都嚴詞批評過遼寧球迷。除了遼寧與這次的四川外,包括北京、廣東、山西、山東、新疆等等,我都開戰過。我可以理解有些球迷愛自己喜歡球隊的心,但我不能理解、更不能認同那種對待其他對手球隊充滿的暴戾之氣。只要聽到一點點對自己球隊負面的評論,就不分青紅皂白的惡言、甚至暴力恐嚇。 我來告訴你,每次在評論CBA時受到的待遇:你說某隊的好話,它們的死對頭球迷就會給你貼標籤;你批評了某隊,即便是正確的事,還是一堆人過來罵你。球迷永遠不會認錯,嘴巴都講「有錯我們認」,實際上他們的邏輯是「我們有錯,別人也有錯」、「我們會犯錯,都是因為別人怎樣怎樣…」、「你不在現場,你怎麼知道誰對誰錯」…就算是真的自己有錯,也會設法論證對方也有錯,然後避重就輕,強調對方如何如何,自己人如何如何就一語帶過。等到你提出真憑實據去說,要不就是罵你一句就撤,要不就是不斷跳針,不知所云。大多數籃球評論員如楊毅、蘇群老師等人,你們認為他們沒脾氣?他們看不到大家的評論?只是沒有人像我這樣勤去回球迷的話而已,而且他們不屑,我脾氣就沒這麼好了。 球迷往往當看到你講的話像是站在他們這邊的,他們就說客觀公正,反之,就開始說你如何如何,甚至對你罵髒話。這話我聽多了,也聽膩了,那都是自己歪著身子去看別人,怎麼看都是歪的,卻不知道自己是歪的,但,這就是球迷。如果地方媒體再煽火,很快的球場都會變成劍拔弩張的戰場。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委屈,自己的球隊受到不公的待遇,都覺得裁判吹黑哨什麼的,有幾個人認真去思考過為什麼輸? 前面說的是網路上的,頂多還噴噴口水算了。而到CBA現場的呢?我第一次去看CBA現場,在首鋼體育館外,就看見球迷群毆。六、七個人打三、四個,連棍子都出來了,那天雪還沒化,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打,更不知道他們在打什麼。但從此之後,我就不想去CBA賽場採訪或看球了,因為我不認為那是個安全的環境。不管保安做的再好,也架不住球迷的不理性行為。如果球迷不懂得自律,自以為自己是上帝,那就根本沒資格進來看球。不管你多愛這個球隊,多愛球員,當你把這種愛變成暴力的時候,那就不叫愛,變成以愛之名行惡的恐怖份子。凡是會在球場中丟東西、去圍車、堵人,亂罵球員的球迷,都包括前面我講的那些不理智球迷特點,只是他們把這種不理性更化為行動。他們之所以敢,是因為認為法不責眾,而且抓不到他們,要罰也是罰賽區,弄不到他頭上,於是球場就變成了他們的廁所,恣意拉撒。何況,他們還不一定是球迷,也可能是賭徒,或是黑社會,或是找發洩的無聊人。 說到底,這種狂熱球迷,是籃協與賽區管理無法預測的一群生物。這次的事件,其實就是偶發事件,我相信大多數四川球迷還是好的,但是就是有些狂熱的支持者自認為是球隊的捍衛者而做出過激的事。這樣的球迷,各個球隊都有,只是數量多少的問題。解決球迷的問題,絕對不是保安數量的多寡,全世界除了朝鮮外,就只有在中國看比賽有那麼多穿制服的。總決賽第四場,連帶槍的特警都出現了,這算什麼玩意兒?職業聯賽,該是這個樣子嗎?這對球迷的素質,也就是對中國人的素質,投了不信任票。就是因為這樣,球迷自己不該反躬自省嗎?如果球迷不知自律,甚至去影響別人自律,我可以預言,今天所發生的衝突,絕對不是終點。 因為,我不相信這種暴力球迷會有反省之心。本人講話火爆,但我是不會道歉的,這就是我真實的感覺。醜惡的世界,再怎麼遮掩也不會變美,我會提倡正能量,但也有責任告訴各位一些負面的事,因為這就是真實的社會。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的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身上有白癜风怎么办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nqianxun.com/wyzd/33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