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风勘资本市场落户北京 吃过无数找矿购矿的败仗后,探索矿业风险勘探资本市场的话题开始在中国矿业界更多的被提起。 《第一财经》在日前从北京国际矿业城方面得知,地处北京通州光机电一体化基地的"北京国际矿业城"联合"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共同推出了中国首家"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是为矿产勘查企业提供融资及股权交易的资本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熟的风勘资本市场,将帮助中国做大做强矿业产业、争取全球矿业话语权,进而实现矿业能源国家战略。 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王家华介绍,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矿业投资都采取市场化、商业化运行机制。但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类似国际上成熟完善的风勘资本市场,场外市场缺少交易平台,矿产勘查资本市场风控制度不健全。 风勘资本市场一般由六个要素组成,1是探矿权人,2是投资人,3是交易所,四是合资格人(注册地质调查师、注册采矿师、注册选矿师)制度、5是商业性勘查规范标准,6是评估评审律师会计师等第三方服务机构。"由于历史缘由,上述6要素的发展很不平衡,构成了矿业要素市场的发展瓶颈。"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董事长吴汝川说。 2006年,国务院曾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北京医治白癜风哪里好》提出建立我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以来,在国土资源部及中国矿业联合会的推动下,也在力求建立风勘资本市场,但是由于上述提及的6要素某些要素的缺失,这1市场一直未能建立起来:场内市场,主板和创业板目前没有专门的风险勘查板块,没有针对风险勘查企业的上市标准,风勘企业没法在这1市场获得融资,作为场外市场的新三板市场也一样没有类似板块,而各省建立的矿业权交易中心仅为矿业权一级出让和二级转让提供鉴证业务,不具有融资功能。 没有强有力的信息、金融服务等要素支持,结果不言而喻:近年来,包括钢厂在内的中国很多企业,纷纭走出国门,到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非州等地投资矿业,但投资成功率较低。 "现在的权宜之计是建立中央、地方的勘查基金,用财政的钱来投入下落找矿风险,但这样做政府又垄断了成矿区带的矿权,挤出社会资本的投入,成了当前矿业改革深水区的一块'硬骨头'。"王家华认为,建立中国的风勘资本市场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定选择,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实际上,在今年1月15日,中国首批29位合资格人被授与了资格证书。合资格人是国际矿业资本市场通行的制度,这1制度被视为推动建立矿业风勘资本市场的第一步。另外,符合国际惯例的《中国矿产资源商业性地质勘查规范标准》也正在制定中,预计于2014年底推出。 吴汝川说,这些矿业要素标准的出台,将为风勘资本市场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使风勘资本市场的建立成为可能。 根据北京国际矿业城投资人、川谷汇投资(团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玉川的介绍,北京国际矿业城一期占地218亩,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计划建设68栋法式企业独栋,1栋单体建筑面积为6万平方米的"中国矿业大厦"。 北京国际矿业城的设计显示,未来将打造5大平台,即企业集聚平台,权益交易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第三方专业服务平台和信息与技术服务平台。 在吴汝川看来,建立风勘资本市场有三个重要意义:第一,加大风险勘查投入,以社会资本的气力分散投资风险,加快我国风险探矿进程,进而加速资源开发进程,争取全球矿业话语权;第二,通过北矿所交易平台,为中国矿企"走出去"提供平台服务;第三,可以建立风险勘查的资本蓄水池。 本报从北京国际矿业城了解到,北京矿业城能已聚集了包括中国庆华团体、亿利资源、民生银行、包商银行、新华信托、SRK团体、银基伟业基金、海峡两岸投资团体、大信会计师事务所、雨仁律师事务所等在内的一批矿业企业及为为矿业发展服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正在向国内外矿业企业及金融服务机构进行招商,中铝资源、中国信达、中国华融、中国长城、普华永道等机构均故意入驻。 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生对建设中的风勘资本市场寄与厚望。他表示,地质勘查投资的特点是高风险国际白癜风医院、长周期,但由于体制缘由,地勘投资面临3大瓶颈,即缺少延续的资金投入造血机制、国资委赢利考核压力、项目报告虚假成风,而"北京国际矿业城建设中的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将有望突破上述矿业发展瓶颈"。 吴汝川同时认为,风勘资本市场在国内仍是空白,北矿所的策略是分步实行,稳中求进。具体是,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北矿所的软硬件的建设,探索挂牌项目的首次融资及试点。"目前已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达成共鸣,由内蒙古向北矿所提供2个'整装勘查区项目'进行挂牌融资,为了控制风险,试点投资人只肯定为中国矿业联合会会员企业范围内,以后再逐渐开放。"他说。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nqianxun.com/wyzd/10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