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辽宁和天津的比赛中,CBA的数据统计又遭到了质疑。郭艾伦全场的技术统计数据为26分0篮板0助攻0抢断。看过比赛的球迷可能都会纳闷,郭艾伦全场送出了多次助攻,为什么技术统计竟然是0?而且辽宁全队只有7次助攻,全场他们打出分的高分,如果只有7次助攻,那这支球队的个人单打能力未免也太强了吧。 郭艾伦赛后也公开表示这份数据有问题。那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呢? 很多球迷,甚至记者看到这样的“事故”张口就骂,骂篮协,骂CBA,骂技术统计人员。 骂了这么多年,却很少有人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根本性的解决。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关于CBA技术统计的那些事。下次再遇到技术统计问题,希望大家能多一份理解和冷静,骂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作为曾经的从业者之一,我曾经接触和了解过CBA的技术统计工作。所以每次遇到比赛技术统计出问题的时候,我非常理解一线的技术统计人员和篮协的数据工作者,每天他们需要处理的工作确实非常多 ,但是技术手段却很落后,这是导致频繁出问题的根本原因。CBA技术统计的一线工作人员比任何人都迫切的想改变这一现状,但这些又是他们无能为力的。 篮协目前沿用的数据统计系统大约是在10年前开发完成的,在那个时候,这套系统还算强大,应对当时的赛事数据量游刃有余。但是十年过去了,CBA的发展不敢说一日千里,但至少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球队增多了,赛程改变了,球员也增多了。但是在这十年间,这套数据统计系统只是修修补补,没有做根本上的迭代,更别提开发一套新系统。 所以,经常在比赛的时候出现系统死掉,更新速度慢,前方的录入人员录入数据之后迟迟不能上传,等等原因,反应到技术统计上就会是各种各样的问题。 数据系统的问题,只是其一。 其二是前方的数据录入人员。在CBA,每个赛区的数据录入人员都是兼职,赛季初由篮协负责派人到各个赛区下发设备,更新设备,培训人员,保证赛时熟练操作。但是兼职毕竟是不够专业,在赛中的时候会出现各种业余的问题,比如漏算球员的数据,故意给某些球员增加投篮命中率等等,甚至还有一次,比赛马上开始了,数据录入人员竟然因为堵车还没到场馆!后来赛区及时调整,保证了比赛正常进行。这些根源都是操作人员不够专业。 第三点,篮协日常维护数据的人员太少。篮协下属的比赛包括CBA、WCBA,之前还包括NBL,各级国家队,这么多的比赛数据维护工作,只有两三个人在维护,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如此庞杂的工作,这两三个人除了负责日常的数据安全维护,还要下赛区培训和指导,不出问题就出鬼了。 看到篮协数据背后的这么多问题,CBA联赛日常的频繁的数据错误就不难理解了。 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没有得到有效积极的解决? 其实,没有谁能比一线的数据工作人员更迫切的希望这些问题尽解决。每一次无论比赛数据出现问题,他们都要背负太多的舆论压力,数万数十万的网友口水谩骂。但是这些问题解决的决定权不在他们手里,而是在更高层。 篮协的领导层也一直在想办法升级系统,推动一线记录人员的职业化,但限于现在的体制问题,很多想法都无法实施。比如数据系统的升级改造,有很多国际数据公司愿意为CBA服务,但由于数据安全和未来的利益分成等问题没有达成一致,只能一拖再拖。至于数据人员不足的问题,现在的篮协还是一级“衙门”,编制有限,根本没有扩编的名额,而且他们的收入整体偏低,即使扩编,能否招到合适的人,也很难说。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将联赛彻底推向市场,用经济杠杆就能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什么时候能真正的市场化,职业化,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表。好在现在各方都在积极努力,日拱一卒,总有实现的一天。 说到这里其实我还有一个特别想说一点是,有些媒体记者在遇到赛事数据错误时,第一时间就跳出来指责篮协,指责数据工作人员,把自己树立成一个正义“斗士”的形象,搏出位。网友在网上爆粗口,不加思考的质疑,这些都可以理解,但作为一个篮球从业者,不应该更应该积极呼吁,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吗?自己骂痛快了,获得一部分网友的支持,之后问题依旧。 对于篮球的从业者来说,无论是媒体还是官方工作人员,中国的联赛就是我们的家,家里出现问题了,可以质疑,可以指责,但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图一时之快,利用问题为自己搏出位。 作为篮球媒体人,我非常理解篮协的数据工作人员和一线的数据记录人员,他们的工作确实非常辛苦,但因为某些客观原因,他们不能做到尽善尽美。 说这么多,我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数据背后的问题,而不是把篮协当做痰盂,不开心就吐两口,不管他下一次是否会变得更好。 数据是比赛的基础,不仅是服务于媒体,服务于联赛本身,更是服务于球迷。 我喜欢篮球,喜欢中国篮球,我不希望他毁了。 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nqianxun.com/szjs/59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