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超500场,赛事如何与城市发生化学

发布时间:2023-9-28 10:45:59   点击数:

新华社深圳12月26日电题:一年超场,赛事如何与城市发生“化学反应”?

——来自深圳的样本

新华社记者王浩明

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深圳的体育产业、特别是竞赛表演业发展迅速,年内,深圳已经举办覆盖“海陆空”和春夏秋冬四季的超过场国际和国内赛事。

如何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赛事体系?体育赛事与城市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体育如何助力打造“幸福之城”?来自深圳的样本值得分析。

(小标题)海陆空全覆盖春夏秋冬全天候

作为一个有山有海的城市,深圳依托自然和气候资源禀赋,形成了“海陆空”和春夏秋冬四季全覆盖的赛事体系。截至发稿,年深圳共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超过场,并形成了国际高端体育赛事、高水平职业俱乐部赛事和本土自主品牌赛事三个层次。

国际高端体育赛事中,深圳举办了女子网球协会(WTA)年终总决赛和法国足球超级杯赛等赛事;职业俱乐部赛事序列,中超和CBA联赛定期上演;本土自主品牌赛事中,乒乓球国手精英悉数出战的“地表最强12人”和“中国杯”帆船赛等已经拥有了很强的国际和国内影响力。

以网球为例,从1月的WTA深圳公开赛开始,到11月WTA深圳年终总决赛结束,WTA一个赛季的头尾都在深圳,在全球独一无二;在高端赛事的金字塔尖之下,更有着发达的青少年和业余赛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塔基。有业内人士认为,深圳未来甚至有希望成为媲美佛罗里达的世界网球之都。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巡视员王志强说,深圳始终坚持“政府引导、企业承办、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的办赛模式。

据了解,近年来深圳市每年拿出约两亿元的资金,用于支持体育产业发展,而体育赛事是重点扶持的对象。为保证资金使用的公平与效率,相关部门出台了细则,根据各级赛事、参赛球队、赞助商、传播效果,制定了一系列的评分标准。

(小标题)一项赛事与城市的“化学反应”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年曾发布一项数据,深圳体育产业每产出1元,将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产出增加6.02元。体育产业能够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这是很多城市大力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逻辑。不过,一项成功的赛事给一座城市带来的却不仅仅是一本经济账。

年开始在深圳举办的“地表最强12人”或许是一个例子。作为一项自主IP赛事,这项从国乒队内发展而来的比赛创办于年,以“直通”为主题,目的在于通过公开选拔赛的形式,来决定国乒每年出征世界大赛的部分名单,通过转播呈现给观众。国乒的最强国手是赛事的基础,而能否直通世乒赛和奥运会这样的国际大赛则是核心悬念。

赛事落户深圳后,将IP的核心内涵、竞赛系统和传播系统等固定下来,而深圳也为这项赛事注入了互联网和科技基因。例如,赛事的数据服务扩展到了35项,大量增加了描述运动员个人习惯的技术项,为国乒的训练提供了精准化参考。此外,3D模型与实时数据在页面端的融合,则呈现给用户度任意视角的数据可视化体验,大幅提升了电视和网络的观赛体验,也增加了人们的分享意愿。

据统计,年“地表最强12人”共创造社交媒体话题讨论量8亿次,相关话题15次登上微博热搜,传统国球跳动出了新活力,深圳一时间也成了世界乒乓球爱好者最为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nqianxun.com/lszz/182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