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自由市场如火如荼,刺激又过瘾。 而相反,每年的CBA就显得很奇怪了,CBA就好像是一个每年11月突然出现,次年4月又突然消失的联赛。 自由市场似乎从未开启一样,90%球员会出现在下赛季同一支球队。(补充一下,今年NBA包括双向合同球员和落选秀,进入自由市场的球员占全联盟40%) 其实CBA自由市场已经开了,而且今年的自由市场开启后还有过大牌自由身离队签约。没错说的就是李根,在结束了新疆上个赛季的合同以后,李根在六月底宣布以自由球员身份加盟生涯开启的母队上海。 就在昨天,中国著名篮球记者贾磊就透露一个惊人消息,李根今年夏天跟上海队签下的合同总薪资超过万。 这个3年万已经很高了,但细分3年看会更加惊讶,第一年的薪水为万,第二年是万,而第三年是万!!! 万是什么概念,大概就相当于万美元,放在NBA也是高于老将底薪的金额。 反正比今年有情有义留在火箭队的小里弗斯也要高。 由于CBA薪资架构一般不会对外明示,去年收到的非官方消息,目前CBA本土球员薪水第一人阿联的年薪是万,如果李根第三年的年薪为万,很有可能会是目前CBA本土球员历史单赛季第一高薪。 哪怕是和外援对比,贾磊也说“肯定是CBA前三的合同。” 再加上下赛季CBA将使用限制外援的条款,全部外援全部签下短合同均为按场次计算,外援超高薪的时代已经结束,李根如无意外应该是今年夏天CBA的标王。 现在问题来了,李根究竟值不值这么多钱? 答案是:这不是一个问题。毕竟老板开得出价格,就证明这个球员有人付得起这个价,他有相应的市场,上个赛季李根出战52场12分2板1.5助攻,连续9个赛季得分至少10分,从基本盘来看,他保底是本土球员的一流水平。 只是我们看NBA看的多,看国外球员刷分刷的爽,12+2+1.5这数据没那么好看而已,但国内好球员物以稀为贵,就像中超U23球员身价虚高一样,也是大环境的产物。 翻看李根的整个职业生涯,很值得大家思考。和胖子我甚至觉得李根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职业生涯。他可以说是CBA历史上唯一一个“打工皇帝”。 打工皇帝难听点说就是“流浪汉”,生涯多次转会,这也和李根和其他CBA同样一级球员有点不一样,生涯出道在上海的李根生涯前两年落差很大,第一年拿到9.3分,而第二年场均只有12分钟6.3分。 合同期到后他离开了上海,这可能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CBA大部分球员,因为职业队本身是梯队培养出来,所以生涯初期打的好的球员,基本不可能存在离队可能,因为离队的背后牵涉到的不仅是一个俱乐部,更是有其他很多赛场外的东西。 但李根在生涯早期被母队抛弃让他之后的职业生涯转会时不会被太多束缚。生涯两年离开上海后加盟弱旅青岛,他成为了全联盟最好的后卫,场均砍下17.5分3板。 之后被北京万高薪挖角过去打第六人,随后和北京拿到冠军后又以千万年薪加盟新疆。满打满算李根算上这份万合同,生涯单单是球员工资已经赚了超过1亿。 放眼CBA历史,这个总薪资,估计也只有阿联会在他前面。 所以说李根的生涯和绝大部分CBA一线球员不同,这也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另类的“雇佣兵”。 当然,雇佣兵也不好当,帮助北京队拿到冠军后转投新疆的他,因为担心被他球迷嘘和扔东西,出于安全问题只能在过道拿戒指。在CBA的文化里,球迷对于转会文化,还是比较抵触。 但这个有自己选择权的雇佣兵,他已经拿到3个冠军啦。 上个赛季季中的时候,赵睿在微博向王哲林以开玩笑的口吻抛下“橄榄枝”一起加盟广东把!王哲林回应说“好”。我们球迷各种YY,当然球迷也只是停留在开玩笑的阶段,这在目前的CBA,不可能成真。 老实说,虽然无论在哪个联赛都不想看到巨星抱团,但如果一个职业联盟想彻底商业化,球员在休赛期自由选择和流通几乎肯定是最重要的前提。 “一人一城”看上去很有时代感,但CBA未来想制造更多话题,必然需要更多的李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nqianxun.com/jbxx/173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