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子业断臂求生家电亏损促转型B2B 东芝已不是我们记忆中那家卖电视、电脑的公司了,最少它正在努力改变大众对其的印象。 近几年,东芝正在改变从前低调的风格,转而更加主动的与媒体与大众接触,希望向外转达东芝的新形象,改正人们对其为一家“消费电子公司”的定义。 如果用更加简单的话语来描写,东国际白癜风医院芝希望对外传递的信息是,“我们不再是一家卖电视电脑等消费电子的公司,我们的半导体、存储和车载解决方案等业务体量其实更大”。 在对外的口径中,东芝以正处于B2C向B2B方向转型的关键时期来形容自己当前所处的状态,而在东芝内部看来,东芝其实一直都在做B2C与B2B业务。 东芝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在日系家电厂商集体遭受滑铁卢的同时,这些昔日家电巨头们也在另谋前途。不仅是东芝,松下、日立等昔日代表着高品质、高价格的高端家电厂商,如今在市场上节节败退,纷纭剥离亏损业务,期待止血自救。 转向B2B业务成为这些厂商的共同选择,但在已构成品牌认知的大众眼前,要讲好这个新的故事,对日系家电企业们而言其实不容易。 商用业务成重点 在正在进行的高交会上,东芝展台的一半区域都在展现其在车载业务上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而另一半,则在展现他们的存储和半导体业务。 带有WiFi功能的存储卡、应用于汽车转向助力的芯片、在极端环境下也能正常运转的硬盘成为此次东芝展台的主推产品。这与我们记忆里的东芝形象其实不符合。 但是事实上,在中国消费电子市场遭受连连折戟的窘境后,这家日本电子企业正在将重心从B2C市场,转向B2B市场。 2013年是日系消费电子厂商的转型之年,对亏损业务和固定资产“瘦身”,是日系企业由亏损走向复苏的共同选择。那一年前后,日立、松下、索尼、夏普等日系消费电子厂商,开始逐步剥离堕入亏损的家电业务,转而发展门坎更高的商用业务。 以东芝为例,消费电子已不再是东芝的支柱产业,其销售收入占比已下落到了1成以下。包括核电装备、太阳能光伏装备在内的新能源,成为东芝重要的转型方向。 东芝的转型有多努力?作为一向以守旧闻名的日企的管理层成员,东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田中基仁主动向媒体讲述自己的马拉松爱好与经历也许可见一斑。 根据田中基仁的介绍,东芝的业务版图主要有4大块,1是生活相干业务(lifestyle),主要为消费电子产品;2是电力和社会基础架构相干业务(powersyste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