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换还是不换

发布时间:2016-12-2 23:47:26   点击数:

这几天,从NBA回归的易建联在CBA掀起了一番风波,这风波不是因为篮球,而是因为球鞋——CBA联赛规定球员必须穿联赛赞助商李宁的着装,包括球鞋,而易建联则脚踏Nike的球鞋步入球场。

结果这一场易建联的回归之战一波三折,易建联先是穿李宁球鞋上场,继而表示脚伤无法坚持而更换Nike球鞋。当值的管理人员表示穿Nike不许上场,易建联愤而返回更衣室。最后易建联得以穿Nike重新参赛,但事后则被停赛并罚款。

球鞋的争端,当然是商业利益之争,跟什么球员健康扯不上什么关系——李宁虽然不是世界最顶级的运动品牌,但为球员,特别是易建联这样的顶级球员订制专用的球鞋,我想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问题在于商业边界的设置。

李宁是CBA的赞助商,出了大价钱,当然希望体现自己的商业利益,而篮协对于难得的财神爷尽可能有求必应,也无可厚非。只是这样大包大揽式的整体赞助,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球员的商业利益——李宁给的赞助费都进了篮协的钱包,而球员,特别是顶级球员则没有了选择装备赞助商的自由。而这部分收入对于一些球员来说,并不亚于球队的薪金。

需知道,篮协举办的CBA联赛固然为球员提供了比赛和展示的平台,但没有优秀的球员,CBA联赛的价值也是大打折扣。如果不适当考虑球员的利益,那么CBA联赛也将因而受到损害。

记得当年某饮料品牌赞助了中国男篮,于是把中国队的球员们都用在饮料包装之上。结果姚明一跳几丈高,表示对方擅自使用他的肖像权——篮协想当然地觉得姚明既然是国家队球员,篮协自然拥有他的肖像权,全没想到姚明的肖像权当时签给了另外一个品牌。

中国篮协虽然号称协会,但实际上是体育总局下属的行政机构,思维方式还保留着很多行政管理的习惯。事实上,每一位参加CBA的球员,都是独一无二的品牌,有着自身的商业价值,如果篮协还用当年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去管理这些商业资产,那么必然会产生诸多的矛盾。而每年不断修改的规则,更加难以让球员和俱乐部心服。

球鞋,几乎是篮球装备里价钱最贵的部分,也是体育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况且球鞋也确实是保护球员很重要的环节,显然不应该再继续一揽子地作为赞助商权益的一部分简单粗暴地处理,而应该更细致地作出合理的商业应对。

靠行政禁令去保护自己的利益,远不如靠合理分享利益能促进事业的发展。球员不应该被剥夺选择品牌商的权利,联赛赞助商的利益也应该得到照顾,如何在其中取得平衡,考验着中国篮协的智慧。而以我多年经验看来,现在的篮协并没有足够的智慧。

鞋,换还是不换,我估计在可见的未来,依然是个问题。

聪鸣一世解读历史分享智慧









































白癜风早期能根治吗
北京最佳白癜风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nqianxun.com/szjs/41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