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团子 编辑/小狮子 易建联回归CBA的第一场比赛,又制造了个悬念——不是广东队能否迅速摆脱首战被山西队狂虐的阴影,而是易建联会穿着什么品牌的球鞋出场? 穿什么鞋,到底是谁动了谁的奶酪
穿耐克还是李宁? 自从5年前,李宁拿出20亿,成为CBA的顶级战略合作伙伴后,这5个赛季,年年有球员因为穿什么鞋的问题发牢骚,甚至对着干,也年年有俱乐部因此而被篮协罚款。
事实很简单,大金主李宁买断了CBA的球员装备配给权,所有球员不但要穿李宁品牌的球衣,还必须穿李宁的球鞋。 球衣不存在争议,但球鞋上却摆不平早就和耐克签约的易建联、周琦等人。
从CBA的安踏时代开始,中国篮协每个赛季都会开出一张特许球员名单,这些球员可以穿自选品牌鞋,但需要个人赞助品牌出“赎身费”。 不过换位思考,李宁的巨额广告费,实际上也只能在几个明星球员身上起作用,哪怕全联盟都穿李宁,易建联一个人穿耐克,消费者记住的是谁?
自然而然,特许名单逐年缩短,处罚措施越来越严厉。 前北京队球员李学林在-13赛季强行穿耐克上场,被累积罚款万。而外援穿鞋可以自选品牌,但是必须用胶布贴掉非李宁的商标。 上赛季,稠州银行外援沃伦因为在比赛中途胶布脱落,累计被罚款40多万。
本赛季是李宁赞助CBA的最后一年,干脆取消了这份名单,就连除了耐克从来没穿过其他牌子的易建联,也要穿李宁了。
所有球员都会拿自己有伤,必须穿特制鞋来保护双脚作为理由。广东队昨天发给篮协一份“恳求信”,还是拿易建联的脚伤为由请求特许。 周琦、王哲林先后发微博吐槽 此前,周琦、王哲林也以非个人签约品牌球鞋的安全性为槽点。
有伤不假,但穿耐克一定能比别的牌子更安全?恐怕在NBA随便就能找出大把伤兵来作为反例。
而因为“质量问题”背上骂名的李宁也是有苦说不出。 实际上,凡是自称有伤的球员,李宁会在赛季前派专人去所属俱乐部,为该球员做脚模,定制球鞋,只要球员说不合适就重做。
还有个别球员更是以前就签的李宁,如今换了赞助商就反过来吐槽前任,马上就被鞋迷们抓住马脚,有图有真相,实在不够明智。
都是老中医,就不要互相开药方了。 说白了,无论对球员还是对篮协、李宁而言,就是钱的问题。 天价合同近在眼前,谁能代表谁还没解决 每年重复一次的剧情,被骂最惨的就是中国篮协和李宁。 他们凭什么不让球员穿自己的鞋?众口一词,这两家被逼得无法争辩,尤其是出了血本想做知名度、美誉度的李宁,花了钱反而要疲于应对危机公关。
那他们到底该不该被骂?
唯一的澄清方法,就是拿出合同条款,其实篮协已经在处罚通知上重复了N次——篮协委托盈方与李宁签了赞助条款,那份条款上规定了李宁有这样的权利,篮协有这样的义务。
讲道理,很多人说球员又没拿李宁的钱,凭什么给它做广告? 不过根据公开报表,盈方与篮协的5年期商务开发协议,平均每年收入6.36亿,交给篮协3.36亿,篮协再给每家俱乐部分红万左右。 按比例,其中三分之二的分红经费就来自一年贡献4个亿的李宁,你能说易建联的工资里没有李宁的钱?
一年4亿人民币,这是大生意。未来CBA的生意还会做得更大。明年CBA的商业开发合同到期,各路商家巨头已经跃跃欲试。 今年7月篮协已经组织了一次类似的招商预热大会,明年CBA公司成立后,预计会将CBA的电视转播和商业开发权益分开出售,中超转播卖出80亿的神话完全有可能复制,商业开发权也有望卖出一年8个亿。
出钱的就是大爷,话糙理不糙。一些俱乐部甚至完全有可能依靠分红运营并且盈利,赞助商成了球员们的衣食父母。 与之对应的是,“大爷”们势必会提出与支票数额相对应的要求,并且用更加严苛的监控监督落实。
也许还有人说,球员个人未必同意出卖个人球鞋签约权,通过分红拿到的工资才几个钱? 的确,哪怕是未来的CBA公司股东大会,也只有20家俱乐部加篮协,总共21票。是不是还少了球员的一票?是不是还少了球员工会?
无论如何,这次球鞋风波,篮协终究有了难得的快速反应,针对首轮周琦和王哲林的抗议,迅速出台了一个补充条款,详细规定了对违规球员的停赛处罚方式。 在这笔天价大生意上,需要查漏补缺的远远不止是这一个细节,篮协、联赛委员会、CBA公司,要补上的漏洞还太多了。 独家评论——像脱鞋一样扔掉规则,你就输了评论员:楼栋 10月28日才从美国NBA回国的易建联,11月2日就登上了老家深圳的CBA赛场,这是个让绝大多数人开心的好事。 还来不及问一句是怎么完成逾期注册手续的,没想到易建联就在这场全国直播的个人回归之战里,用匪夷所思的方式制造的新的疑问。 昨晚这场广东对深圳的比赛,在前所未有的规则高压之下,全CBA最后一个穿耐克的易建联似乎妥协了,他穿上了李宁鞋热身、参赛。 但是第二节只打了一分钟,易建联在直播镜头下脱下了李宁鞋,丢在赛场中的地板上,只穿袜子回到了球员席。 几分钟后换上印着个人品牌商标的耐克鞋要求换人上场,这一次他被主裁判挡在了场外,继而直接离场回到更衣室。 至此的一切,都是有规则可依的。 一天前,中国篮协追加处罚通知,对首轮违规穿鞋穿袜的周琦等4位球员通报批评,并且强硬重申如果再有球员不穿联赛赞助商李宁的球鞋,技术代表有权当场取消其比赛资格,如果在比赛中违规,还将被追加禁赛一场。 易建联违规,并且做出带着强烈情绪性的示威动作,当场禁赛并且追加停赛处罚的后果是明摆着的。 然而,在技术代表进入更衣室与之沟通后,他竟然在下半场穿着耐克鞋重新出场。可惜他离场时广东队的10分领先优势早已荡然无存,最后88∶89输了1分。 易建联在更衣室接受央视采访时,把前因后果说得很清楚:“我很清楚明白这是商业的斗争。但我穿鞋真的是脚的跟腱真的有伤过。” 他说,年自己就曾因为穿错了鞋款,导致跟腱发炎。 “我赛前也试过鞋。并不是说鞋不行,李宁是个很好的公司,也能做很好的鞋,但我的脚真的是有伤,跟技术台再三请示过,比赛期间也请示过,说脚真的受不了。技术代表告诉我没办法,一定要坚持,我也实在没办法。这场球其实准备的很好,但规定确实是这样规定。” 至于下半场为何能够穿着违规鞋复出,易建联没有提及。 要回到开头的问题,早已过了注册截止期的易建联是怎么“特事特办”重回CBA的? 这次,连规则上写明的联赛委员会成员投票表决的程序都省了,篮协在“老总群”里呼吁了一句希望大家以联赛品牌为重,没有人带头反对,就算通过了。 支持CBA品牌建设和推广,特事特办;保护明星运动员的身体,人性化地允许其穿违规鞋比赛。这都是听起来合情的理由,却也反映了一个事实:CBA不是没有规则,而是从来就没有尊重规则、使用规则的传统。 一款球鞋,保护的是几位运动员的健康权益,一份规则,却也保护着联赛赞助商、俱乐部和其他绝大多数球员的利益。 朱芳雨 如果易建联带头违约穿鞋开创先例,还有什么理由制止周琦、王哲林跟进? 明年就要重签的CBA商业开发权,还有哪个商家甘心在印着天文数字的合同上签字? 由此造成连锁反应,可能是俱乐部和球员们指望少亏甚至发小财、涨工资的希望要集体落空了。 在采访中,易建联茫然地说:“我也想知道之后怎么办。” 其实规则并没有堵死他打球的路。球鞋的问题,可以找李宁继续定制鞋模解决; 因为脚伤能不能打球的问题,应该在广东队内部解决,而不是绑架整支球队的利益示威要价。 但是违规,就是不行。退一万步说,即使最后获许穿耐克出场,只得了13分的易建联也没有为困难中的广东队赢得赛季首胜。 最后,易建联提到了未来:“CBA球员当然有义务配合篮协的规定,这是我们的义务。运动员,特别是篮球运动员,鞋的权利,这是商家去争取的一部分,我相信篮协也可以为我们球员提供保护,希望联赛未来可以有所改善吧。” 这是在明年夏天的CBA公司招商大会前要解决的问题,也许到时候易建联就会懂,惟一能保护自己的武器,还是规则。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nqianxun.com/szjs/123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