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易建联回归CBA的第一场比赛,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易建联竟然脱下联赛赞助商李宁的球鞋离场。
比赛开始前,易建联在准备活动时,就一直和自己脚上的球鞋“较劲”,他的很多肢体动作都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脚上的鞋并不舒适。第一节比赛进行的比较顺利,但是第二节比赛开始不久后,易建联没能防住对方外援的进攻后显得非常沮丧,他并没有马上投入进攻,而是在本方三秒区内脱下球鞋,然后径直走向替补席。
空留一双鞋在场上.... 本赛季,CBA联赛赞助商李宁取消了之前的“贴标特权”,篮协也早早下发通知,要求所有国内球员必须穿着李宁运动鞋比赛。广东宏远队在易建联回归后,曾向篮协申请易建联穿着竞品(NIKE)上场但被拒绝。 易建联一度拒绝穿李宁球鞋上场,经过篮协、俱乐部老板等多方面努力才未穿着竞品比赛,但没有想到的是,比赛中竟然出现了这一幕。第二节结束前6分24秒,阿联换上了耐克的球鞋上场,不过裁判示意不能比赛。阿联自己直接走进更衣室。但他又在第三节5分03秒时再度返场,他的脚上依然穿着其个人品牌赞助商球鞋。据了解,中场休息结束后,易建联并没有返场再战的意愿,当值技术代表王卓平进入更衣室和他进行沟通,此外其个人品牌赞助商的领导也进入更衣室和他进行协商。 随后,就在今天11月3日,易建联在微博回应了此事称当时自己脚不适与疼痛再加上情绪不好,自己才做出这一不当行为。
虽然一双合适的篮球鞋对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性,但对于易建联在比赛中脱下球鞋而且还将球鞋扔在了赛场上这一举动,部分网友表示还是无法接受,球鞋不适完全可以回到场边或者休息室更换球鞋,完全没必要直接在赛场上直接扔鞋。
在11月3日下午召开的中国篮协媒体座谈会上,篮协对前一天晚上对阵深圳马可波罗队比赛期间将球鞋脱在场上后下场的广东宏远队球员易建联开出了通报批评,停赛一场的罚单。 李宁与篮协的决绝,对易建联选择球鞋的防范,成了一个笑话。对李宁而言,这是一个致命打击,他们非但没有压制球鞋闹剧继续爆发,反而因为易建联的再度上场,让外界看到了他们的悲哀,他们选错了合作伙伴,5年20亿的合同,在最后一个赛季,都没有换来篮协最坚定的支持。哪怕接下来篮协对易建联禁赛,也无法消弭“无鞋”造成的巨大影响。 篮协可以做出无数个正确选择,改变这场闹剧,但他们每一次都走错了。 从一开始,篮协为了谋取更大的赞助合同,无视球员利益,甚至没有与球员、俱乐部沟通,直接给出了“唯一指定装备赞助商”的头衔,就埋下祸根。无论之前的安踏,还是现在的李宁,都在赞助CBA时遇到相似的问题,但篮协从未做出针对性的改变,以为强行压制,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如果篮协真的强硬到底,面对易建联的挑衅,不再允许他上场,也算是给李宁一个交代,但到了最后,他们又重现了“和稀泥”的本质,不管出于哪种判断,场上的裁判、场下的技术代表允许易建联穿耐克上场,就是抽自己的脸,顺便把李宁的脸也抽肿了。 归根结底,对篮协而言,球员与赞助商的利益,其实都不重要,只要火山不爆发,哪怕冒烟了,他们也当没看见。 这些年来,篮协打造的CBA联赛,始终无法真正职业化的原因,不只是“管办分离”那么简单,而是篮协始终以垄断的态度与赞助商、俱乐部、球员打交道。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谈判,从赞助商那儿为球员与俱乐部争取更多利益,比如像前几个赛季那样,给其他赞助商的球员一些付款贴标的权力,又或者干脆学习NBA,将球鞋从装备中切割出来,但以垄断行事的篮协,也只会以垄断来打动赞助商。 所以,面对俱乐部的逼宫,以及体育体制的改革,不得不创办联赛公司,篮协仍然要控制股权,因为对一个已经僵化的官僚机构而言,除了垄断,他们一无是处。当易建联与他的赞助商撕破脸皮,不按照他们的游戏规则办事,篮协完全无法当机立断,只能出卖队友,换取比赛顺利进行。 易建联的“无鞋”,与其说给篮协敲了警钟,不如说给那些对CBA寄予厚望的投资人敲了警钟——这样一个只会在垄断下行事,面对强压又色厉内荏的机构,真的能合作吗? 欢迎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什么叫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