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领衔的中职篮跟中国篮协第二次会谈,其实是第一次说正事儿的会谈。之前的第一次会谈就是务虚——务虚就是不说正事儿,寒暄,姚明说咱们要商量个事儿,篮协说好,然后约定4月19日正式谈。然后,就是这周三,作为中职联公司董事长的大姚和董事长助理严晓明在正式谈判上向中国篮协提出两点要求:第一,中职联作为一个公司集体加入CBA联赛公司;第二,中国篮协将联赛运营权交给中职联。 篮协说:不行。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两条是联赛职业化的基本诉求,这两条不行,就没法谈了。 这个消息一出来,网络上又炸锅了。网民们揭竿而起,又把篮协骂花了(其实每次骂花了也都没有什么用)。大伙儿义愤填膺,纷纷控诉,甭管三七二十一,先骂了再说(我们的网络特性),显得非常激动。来,你们再骂一波。等你们骂完,冷静下来,我说两句。 此处冷静一小时…… 好。要我说,真没必要激动。我不是反对激动,反对骂街,我带头骂街你们也不是没听过。我的意思是,大姚这家中职联公司从酝酿到建立,从和篮协正式接触到这次正式会谈,我相信所有的局内人,对形势、历史、现状稍有了解的人都会判断,现在的情况必然会出现。这有什么新鲜的吗?没有啊! 星期三各大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大姚在他酒店的房间里也开了小型的交流会,跟很多媒体倾吐了心声。我当天什么文章都没写,就转发新闻写了四个字:与虎谋皮。你手无寸铁,跟老虎商量:麻烦你,我想要你这张虎皮。你说老虎能怎么说? 中职联的两个基本诉求,都和篮协坚持的原则完全相悖。一是中职联以整体身份加入,而不是各个俱乐部单独加入,按照先前总局公司构想里篮协占30%的要求,那就意味着中职联会占70%,成为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有决策决定权。按篮协的要求,20家俱乐部以单独身份加入,每家占3.5%,篮协是第一大股东,篮协说了算。二是联赛运营权要交给中职联,篮协提出联赛运营权还是要竞标,实际上也就是还要归篮协控制。CBA联赛运营权是目前中国篮协手中最大的收益项目,过去五年每年超过4个亿。未来短期内由于电视版权销售形势大涨,营收很可能翻倍。等于大姚这两个基本诉求,一找篮协要权,二找篮协要钱。这事儿你都不用靠大脑思考,你用脚后跟想想,他能给你吗? 所以,这不是篮协的特殊问题。我的意思是,这不像宫鲁鸣续约的事件,完全是由于篮协的怠政和工作方式而造成的麻烦。每个生活在我们这个国度的人,应该都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面对权力掌控机构,任何自下而上的变革想在谈判桌上心平气和的完成都是不可能的,任何掌权者都不会轻易交出他们的权力。中国篮协,或者说,挂同一块牌子的篮管中心,作为国家体育总局辖下掌管中国篮球的政府机构,扼守他们的权力,在他们的体制性质内天经地义。能一谈判就交给你,就不是中国篮协能做出来的事儿了。 我不知道,各位听懂了多少。这事儿不像咱们平时聊NBA,没那么美好,也没那么多情怀,都是成人世界的争斗和那么无趣的体制问题。中国篮球的职业化发展一直被视作中国足球之后的第二波力量,中超联赛的职业化程度和运营水平至少领先CBA联赛10到15年。但说实话,如果没有更上峰的鐧界櫆椋庡ソ浜嗚娉ㄦ剰浠涔?鍖椾含鍝鍖婚櫌鐪嬬毊鑲ょ梾鐧界櫆椋庢渶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