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观察之广厦主帅李春江121

发布时间:2021-5-10 17:56:52   点击数:
甘肃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前言

每逢大赛,国人或妄自菲薄,或傲世轻物,纯以观者,二者皆不足取。世道艰深,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因缘际会,偶观CBA,畅抒胸意,附托于文。吾辈才识鄙陋,唯虚怀若谷,求知四方;拙笔草草,恐挂一漏万而不自知,忘贤者海量汪涵;若蒙斧政,不胜雀跃之喜

刚刚结束广厦vs深圳G2(3月16日),广厦几乎实现大逆转,大家一定对其紧逼记忆犹新。这种1-2-1-1(也叫Diamond)全场压迫,让于德豪,白昊天,何忠勉等深圳球员叫苦不迭,今天复盘广厦如何防守

先看一个成功的防守案例:

苏若禹干扰底线发球,沈梓捷传白昊天后,苏若禹即刻逼近,与李京龙在边角进行夹击。白昊天停球后转身,勉强把球传中线邱彪,被刘铮抢断上篮得分。

先来看一下站位

1-2-1-1全场压迫防守,作为一种高强度的紧逼防守,有几个最为重要的特点:

1:加快比赛节奏,更多进攻回合数。广厦队在落后20分时果断采取这种策略,加快比赛节奏争取快速追分

2:大量消耗对方体力

3:打乱对方进攻节奏,逼迫对方失误

广厦防守布置,让苏若禹在防守第一线,也就是图中4,被称为“MadMan”——通常是使用球队中身体素质最好,最卖力的球员。这个位置也是1-2-1-1防守核心所在,既要先行干扰底线发球,又要参与球队每一次包夹。

两名后卫分别是1和2,利用快速脚步移动,第一时间强迫持球人向两个边角运球(如下图底角黄色区域,也叫CoffinCorner—棺材角),并和苏若禹一起,连同边线和底线,包夹持球人逼迫其失误。当任一后卫进行有球夹击时,另一名无球后卫向中路回收。既能伺机断球,也能延缓回传之后中路的运球,给队友归位创造时间。

3通常为林志杰或刘铮,两名台湾球员可发挥意识好,速度快之特点,最容易形成抢断位置。同时要对位可能上提到中路接球人(下面会讲到)

5是通常所说的“Safty”,(通常为中锋,个子最高,移动最缓慢之队员),于本方后场防范对手上篮。

1-2-1-1通常有若干防守原则:

1一旦夹击不成,立刻冲刺回后场进行防守,并就近选择要防守球员(也叫Fixit)

2夹击之时,一定不能被对手从边线突破,不然整个压迫防守就被打破,因为边线处没有本方队员可以进行协防

3夹击时用脚步和扬起的手臂进行干扰,一定不能伸手犯规。一旦对方持球人结束运球,要保持手举到和球同高位置,尽量干扰对手过顶球和击地球,一旦被对手过顶传球成功,防守即告失败

4如上述所言,当任一后卫进行有球夹击,另一后卫向中路回收。既能伺机断球,也能延缓回传之后中路的运球,给队友归位创造时间。

5特别注意不能让对手中路接球,位置3的林志杰另一个任务就是防范对手可能上提接球(如下图)

一旦被进攻方在中路接球,绝不能进行包夹,因为一旦包夹,两侧会产生大量空挡,防守策略也会被轻易击破(如下图)

当然这种防守后续还有很多原则,比如第二层夹击等等,但因本场并未出现,就不过多讨论

来看广厦两个成功防守

孙铭徽和苏若禹直接夹击于德豪,并造成失误

孙铭徽和林志杰一个换位,之后孙铭徽和刘铮包夹何忠勉

当然这种赌博性防守不可能每每奏效,第一时间夹击没有成功,也可以通过后场防守以及破坏对方节奏达到防守目的

首先是两次发底线球直接过顶长传,虽然带有很大风险性,但面对广厦前场囤积重兵回防不及,深圳队利用人数优势快速形成前场多打少

虽然何忠勉传球失误,但之前于德豪在苏若禹和刘铮之间把球传出来,这也是另一个夹击时需要注意地方,两名防守球员一定要尽量靠近,不能给持球人穿过(Split)防守线的机会

边角未能形成夹击,直接被Rice走边路突破

胡金秋想在深圳队发边线球后直接夹击,但位置角度不合适,都无法形成陷阱

边角夹击未迫使白昊天结束运球,而苏若禹也没站好位置,阻止其向中线运球线路(正好白为左手将)

同样苏若禹放掉中路突破线路(Rice也是左手将)

写在最后

下半场广厦队不断冲击篮筐,造成了大量罚球,又加上两队多次暂停,形成大量死球,这给广厦队执行1-2-1-1创造了充裕时间布置站位。李春江也不断提醒队员提上,客观上帮助了球队坚决且成功地执行。

像下面这一个球,深圳队快发底线球,广厦站位还没完全成形,不过于德豪并未回传发完球的郭晓鹏,错进错出又是苏若禹卡中线位置时犯规。

广厦队执行全场压迫防守时纪律性非常高,平时训练肯定着重演练过,能抹平20分的分差让人瞠目,不服不行。

常规赛时已看到过他们成功执行全场2-2-1,压浙江喘不过气,给李春江指导和我刺名宿BobHill点个赞。

扩展阅读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nqianxun.com/lszz/164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