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爆款马桶盖实为中国团队历经10余年研发

发布时间:2016-4-11 20:31:41   点击数:

日本“爆款”马桶盖实为中国团队历经10余年研发

年初,当很多人得知飘洋过海从日本背回的马桶盖,其实是在中国杭州生产的时候,大都感到很惊讶,以后又大都很感慨。此刻年末,如果当你得知2015年的“爆款”马桶盖是由中国技术团队研发时,你是不是会感到不可思议?但所有这些,都真实地产生在松下电化住宅装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里,只不过消费者只知道“爆款”马桶盖的好,却不知道其研发团队是如此低调和出色。

曾有很多人感叹,中国为何生产不了“爆款”马桶盖?松下电化住宅装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亮的回答却让人直呼意外,原来该项目的管理团队及设计人员中的确有日方人员,但后来日方发现日本的技术和产品适应不了中国的水质,便撤回国去了。2015年风行世界的“爆款”马桶盖,是由中国技术团队用时10多年潜心攻关研发的,而且核心研发人物平均年龄35岁,三人分别来自龙泉、金华和杭州,是典型的理科男。

那末问题来了,“爆款”马桶盖用的是中国技术和中国原材料,而且是在中国设计,在中国生产,只不过资金和品牌带着浓厚的日本基因,那末它为何不属于中国产品,而仅仅是中国制造?它的境遇,戳到了中国制造的哪些痛点?我们又该如何来反思呢?12月15日,由浙报传媒和松下电化共同举行的“三吴相对论”上,松下电化总经理吴亮将约请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先生,共同论说中国制造的欢乐和苦痛,探讨未来十年中国制造的转型和前途。

中国制造不一定弱于日本制造,关键在于管理和制度

走进杭州松下工业园的生产区,发现全部厂区范围并不大,却井井有条。智能马桶盖和智能电饭煲分别有七八条生产线,工人有300多人。松下电化公司工场长李建宏介绍,电饭煲和马桶盖都在工业园内进行研发,其中,马桶盖的零部件大部分拜托浙江周边的工厂制造,比如宁波的慈溪、余姚等地,其中高品质的成型零件50以上来自宁波制造。全部马桶盖,只有少许对安全性、技术性要求非常高的关键部件从日本进口,最后工人再进行组装。

“2001年公司刚开始成立时,产品80的部件从日本采购,目前只有20的部件从日本进口。近几年,我们已推出完全自主设计的产品。零部件的自主生产,也说明了中国制造能力的提升。中国制造不一定弱于日本制造,关键在于管理。”李建宏告知,他们把设计要求和模具都提供给零部件厂家,零部件厂家会根据设计要求把零部件提供给松下公司,由松下公司终究依照品质标准进行验收。

在产品品控上,松下电化公司的一丝不苟更是使人敬佩。总经理吴亮讲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天生产结束后,现场多出一颗螺丝钉。当时近千件的商品已装车准备起运。但生产线上的工人全部留下来,将所有产品重新卸车开包检查,加班加点,直到在其中发现那件不合格产品才收工。“这虽然费时费力,还违背了合同约定赔了款,但保证了马桶盖的市场品质和名声,还是值得的。”吴亮深有感触地说,要赢得市场,制度和管理很重要。

十年磨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在公司掌门人吴亮看来,马桶盖的逆袭,绝非偶然,背后显现着松下电化杭州公司对技术、专利和对品质的极致寻求。“即便在过去十年的销售艰苦期内,我们也坚持将销售额度的10用于研发。”吴亮说,这个数据明显白癜风怎么治最好高于中国很多企业。

互联时期,智能马桶盖成了一夜爆红的明星。其实,松下智能马桶盖团队从2003年就开始积极研发,刻苦攻关,卧薪尝胆10多年才有了今天的逆袭。

公司的老技术人员告知,最初松下电化是将日本的全部生产线搬到中国,完全依照日本的技术规格进行生产的。可随后发现,这样生产出的产品其实不合适中国的使用环境。松下就停下来,开始在国内设立相干产品的实验室,从产品性能与顾客体验两个方面进行实验测试。以马桶盖为例,在具有国家认定的安全性能实验室、耐久实验室中,技术人员摹拟国内洗手间的真实情况,对产品的耐湿性能和不同地域的水质软硬度等进行实验测试。

电压的差异是众人都可以想象的,而水质软硬度困难却是未曾料及的。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水质也千差万别。由于国内大部分地区水质易结垢,致使马桶盖的返修率高,这成为产品销售时最大的痛点。为此,松下的技术人员从全国各地搜集水样进行研究,乃至在北京一个四合院的井里提取水样。工厂里一年365天不间断地对取样进行分析,以研究各地水质的特点。正是凭着这股认真劲,研发团队终究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如今,在杭州的松下电化公司,还有一个特别的机构——“制品审查室”。这个制品审查室凌驾于研发制造部之上,直属于总经理,具有一票否决权。制品审查室从产品开发时候就开始跟踪,工作人员结合用户的投诉和反馈,对新产品的图纸和样品提出意见。

“另外,针对盖圈大小不合适、中国洗手间干湿不分离致使产品易短路等问题,我们经过对产品长达5年的不断改进后,也已完全解决。”吴亮说,日方企业制度的严谨不但在于问题暴露后的弥补,还在很多事前工作,比如制品审查室会让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阶段就斟酌,对老年人群,马桶盖经常使用键是不是应当前置、按钮是不是应当放大等等消费者的使用细节。

严谨、专业和实用,是市场“爆买”的根本

头几天,日本媒体将形容中国游客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爆买”1词,评选为年度热词。爆买热的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中国制造的痛。

在中国,很多企业都生产智能马桶盖,外观也不输松下,但为什么松下马桶盖会出现“爆买”呢?作为行家,吴亮一语道破天机,松下马桶盖除产品质量过硬外,关键是处处体现了人性化设计和关怀,比如松下马桶盖出水设定温度始终保持在42℃左右,马桶盖适配率到达90以上,让消费者没有买回家装盖不上的后顾之忧。再比如马桶盖可以自动除菌抑菌,高端型号可以自动打开自动闭合,无一不体现了科技的气力和对市场痛点的充分了解。

现代制造的核心是标准、精准、专业和实用,无论是德国制造还是日本制造,严谨、细腻和精密的专业精神是它们具有今天成绩的基础。时任爆品马桶盖研发负责人,现任松下电化公司企划部长的任少阳告知,虽然设计团队全是中国人,但他们是一支继承了日本设计思想和风格、同时又深入融会中国的创新和活力的团队,他们这么多年的产品本地化,离不白癜风有什么症状开日本的母公司的指点。也正是日本的专业制造精神,促使他们这支中国团队不厌其烦,把市场的难点和消费者的痛点都给解决了。

年初,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他的“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中写道,“转型升级的危机,已在制造业拉响了很多年,但是绝大多数束手无策……堕入窘境的制造业者,与其求助于外,到陌生的战场上去碰碰运气,倒不如自求突破,咬碎牙根,力求技术上的锐度创新,由量的扩大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松下电化吴亮总经理的观点,和他的本家吴晓波不谋而合。

2015年,很多中国制造都在感叹转型之难、研发新产品之艰,松下马桶盖的爆红给了很多制造业内人士思考:制造的核心和原点是什么?中国制造的转型方向又是什么?是继续物美价廉,还是解决消费者痛点?是做好品质,还是互联化、智能化?12月15日,由浙报传媒和松下电化联合主办的“三吴相对论”,将会让处于迷途的制造业人士脑洞大开、豁然开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nqianxun.com/fzlc/9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