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NBA超级巨星、中国体育最佳代言人、公益大使、老板——对,就是姚明。作为上海男篮的老板,姚明联合另外17家CBA(中国篮球协会)俱乐部成立了一家联合体公司,向官方的篮协“要权”。业内人士认为,姚明此举,目的是拿下CBA联赛运营权。 1 谋求联赛话语权 自年全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算起,CBA联赛发展已超过20年。在商业化和职业化探索的道路上,作为联赛投资主体的俱乐部曾多次和篮协发生矛盾。年就发生过7支俱乐部集结在一起挑战篮协权威的“结盟运动”,彼时他们就试图联手筹建一个“职业篮球俱乐部联盟筹委会”,但却无疾而终。 18年后,在全明星周末之际,18家CBA俱乐部的代表于1月16日“悄悄”开了个会,决定成立中职联篮球(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公司”),结成利益同盟。 多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姚明是此次联合公司的牵头人。曾在NBA征战多年的姚明拥有先进的篮球理念,对CBA联赛的现状和症结也有深入的认识。业内分析,姚明旗下的上海男篮和其他17个俱乐部想效仿NBA,通过成立公司的方式打造商业联盟。 消息人士称,其实早在去年8月份,姚明和其他几家俱乐部投资人就有成立联合公司的想法。不过,联合公司筹备组新闻发言人张弛表示,虽然姚明在成立联合公司上倾注了很大精力,做了很多贡献,但是姚明牵头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很多俱乐部都有这个意愿,而且做了很多工作。张弛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上海男篮高层。 有人认为,此次俱乐部联合成立公司,对篮协来说是“密谋造反”。不过,张弛表示,联合公司成立后,首要工作就是和篮协进行沟通,和篮协一起组成更大的利益共同体,“一方面从根本上改善俱乐部的经营困境,另一方面也能增加篮协收入。” 张弛表示,投资人一致认为,成立联合公司是发展CBA联赛,激活篮球市场的重要一步,这与国务院46号文件的精神和CBA联赛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致。目前,CBA联赛的发展状况并不十分乐观,表现为俱乐部造血机制不足,经营困难,版权、商务权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场上场下纠纷频出等。联合公司的成立,有利于俱乐部与篮协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联赛的核心利益。 在张弛看来,利益共同体形成之后,俱乐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联赛乱象,进而解决例如运动员保障,裁判员待遇、赞助商服务,媒体服务等一系列问题。 去年以来,体育产业空前火爆,中超未来5年版权卖到了80亿高价,足协管办分离也提上日程,而篮协和CBA的改革却不见动静。北京关键之道CEO张庆表示,CBA官方的改革多年停滞不前,在体育产业大热背景下,18家俱乐部此次成立联合公司也是试图打破现状,争取CBA职业化改革的话语权。 在张庆看来,俱乐部投资人应该是职业联赛的主体,主体应该成为联赛的真正运营者,在联赛整竞赛规则、商业开发规则等发面发挥作用。 2 难以绕开篮协 业内人士认为,18家俱乐部成立联合公司,主要是拿下CBA联赛运营权。 网易体育国内篮球主管、CBA产业观察者付政浩介绍,篮协年和盈方中国达成了“7+5”、共12年的商务代理协议,负责CBA联赛的商业开发和媒体版权。年盈方击败多个竞争对手,成功和篮协续约后面5年合同,目前合同于年到期。 知情人士透露,篮协目前每年能从盈方拿到3.36亿收益和一定比例的分成,这部分收入除了分给20家CBA俱乐部,还要拿来发展女篮和青少年篮球,而20家俱乐部平均每年能从篮协分得一千多万。 当然,中间隔着篮协,联合公司很难拿下CBA运营权。而且篮协也准备推进CBA管办分离,第一阶段就是组建联赛公司,先把商务运营权交给联赛公司,然后再交出联赛的竞赛管理权。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姚明牵头的这个联合公司没有得到篮协的授权,目前也没有拿到CBA运营权,“没有篮协支持,联合公司空呐喊没有太大实质意义。” 业内有一种说法是,联合公司可以绕开篮协,组建一个像NBA那样的联盟。不过,很多人认为,这种做法在中国可行性不大。“如果没有篮协出面牵头,搞联赛会处处都是阻碍,而且名不正言不顺。”付政浩表示。 张弛亦表示,绕开篮协这种说法没依据,他不做评价。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联合公司确实和篮协没有太大联系。张弛介绍道,联合公司的股东是各个俱乐部。不过,联合公司也不绝像外界传言的那样是“另立门户”,“股权关系主要还是20家俱乐部,至于下一步有没有篮协,要需要进一步再谈。” 张庆亦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联合公司是开放的,可以和篮协或者其他投资者合作,篮协也可以和他们进行深入交流、沟通,“他们下一步可能会进行谈判。” 转载请注明,本文转自每日经济新闻,请北京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