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线的背景、范围、应用 此CBA提供了追踪、管理、改进中心线系统的标准工作流程。在日常的中心线管理中,所有生产线都要遵循这个流程。这个流程由SGA小组、操作团队和设备的主人来管理。 此CBA也包括中心线发展流程的指导。它将QM、IIM和PM支柱引入到设备(包括现有设备和新设备)中心线的准备和确认活动中。 中心线将将帮助我们在目标速度下开动设备,运行设备中最少的非计划停机,如小停机、故障停机,并交付预期质量的产品。中心线的参数记录将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更换零部件以及未来的CQV和确认生效。 可视化控制的实施将会使追踪和维持中心线在目标水平变得更加容易。 目标 提高操作的稳定性,确保设备在最佳的状态下运行,同时提供一系列参数,确保第一次以及每一次都生产质量合格的产品。 围绕“在目标状态运行”理念,聚焦零损失,创建领导力的期望和文化。发展一系列可视化的方法,使发现偏离目标的参数更加容易,从而使团队在零缺陷的状态下进行操作。 发展我们操作者和设备主人的能力,使他们能够: l提升GE和产品质量 l换产后按照设定的标准快速生产 l提供流程改进和产品投入生产的基础。 l建立操作团队/SGA小组的中心线概念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l提升员工对设备和系统的主人翁意识 l与质量部协作,优化工艺控制范围。 l优化执行中心线系统所需求的技能。 定义 中心线:设备、生产线、工艺的具体目标或设定值。 中心线完成率:给定期限内(班、天、周、月),中心线系统按照目标计划完成检查的百分比 中心线符合率:检查时,中心线在设定目标值的百分比。 CQV:Commissioning,Qualification,Verification调试、验证、证实. 工作流程 I.日常管理 中心线是一系列识别出的点位和状态,这些点位和状态都有相应的目标值来使设备达到最佳的GE,最少的浪费,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中心线按照一定的频率(小时、班次、天)被追踪和管理。 需要使用控制和衡量来追踪中心线的符合率和完成率。建立中心线变更管理流程,来解决中心线偏离目标值的状况。标准的作业流程图用来管理不同类型的变更。 II.中心线检查 操作者根据中心线标准检查表中的计划时间完成每班、每天、每周、每月的计划检查。每班的中心线负责人检查完成率和符合率的结果,更新在DMS2的展板并在交接班时沟通。如果有连续性的中心线偏离,有必要时升级到更高层级的DMS(3或者4)。 III.中心线偏离管理 在中心线检查时,如果没有偏离发生,在中心线追踪系统或者检查表中记录现有的中心线值。如果发现中心线偏离,首先检查偏离的原因是否已经被定义。如果在之前没有发生此类偏离,将中心线回归到初始设定值,并且观察工艺或质量是否有问题。 如果操作者发现回归到中心线设定后影响生产线绩效或产品质量,此时需要确定此中心线的重要程度。根据中心线的重要程度,操作者需要寻求额外的帮助、资源来解决偏离问题。 如果偏离仍然存在,记录在中心线偏离表单中,记录变化和中心线不工作的原因。将这个信息交接给下一个班次生产线的中心线负责人,启动中心线偏离的RCA分析。 生产线的中心线负责人定期回顾中心线衡量系统和中心线偏离表单,检查每一项偏离,以及中心线在目标范围内的偏离程度。 对于不能回到目标范围的中心线偏离,需要有合适的资源/工艺专家制定一个分析根本原因的行动计划并执行该计划。严重偏离目标值的中心线需要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