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421/4830977.html 点击蓝字获取更多产品技能 导语: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新闻门户网站,虎扑以篮球社区起家,在经历了从体育论坛到体育新闻网站的发展后,又逐渐回归社区发展。 目前,虎扑汇聚了大量的男性用户,俨然成为了“互联网直男的自留地”。特立独行的发展方向使得虎扑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使得虎扑逐渐触碰到了行业天花板。 本文将从虎扑APP的产品功能架构、竞品分析、用户分析、用户调研以及产品优化等五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剖析。 产品分析:体育社区类APP——虎扑 一、产品功能架构 虎扑APP可拆分为以下四块业务:比赛、社区、商业模块以及搜索。 下图为虎扑APP功能架构脑图: 二、竞品分析2.1产品定位我第一次接触体育运动是在小学,那时起,每个周末的上午和晚上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篮球和足球比赛。后来,在外面上学,学校里也没了电视机,于是通过手机了解实时赛况。 虎扑体育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体育迷随时随地快速获取赛事信息的需求。在虎扑,你可以获得关于篮球与足球的多方面内容:观看赛事新闻、直播、视频、数据,作为英雄联盟LPL联赛、王者荣耀KPL联赛的官方媒体合作伙伴,你还能获取各类电竞资讯。 当然,你也能在虎扑分享自己对篮球、足球、电竞、数码、汽车、影视等人和事的见解。 虎扑通过体育留存大量的男性用户,但其现在更注重男性用户在体育之外的娱乐需求。虎扑围绕男性需求,内容的革新和电商的搭建开始推进平台的商业化。 因此,虎扑的产品定位是在传递篮球、足球、电竞等各类体育运动资讯的同时打造成一个认真而有趣的热闹、真实、有温度的社区。 2.2竞品2.2.1虎扑竞品选取 如今市面上的体育类APP种类繁多,但很多的APP或专注于赛事的直播,或专注于单一赛事领域。 像虎扑这类在传递各类体育赛事资讯的同时,打造社区生态的同类产品,主要有腾讯体育、直播吧等。腾讯体育以及直播吧与虎扑业务重合面较大,且目标用户重合度高。 因此,选择腾讯体育和直播吧作为虎扑的竞品分析对象。 2.2.2虎扑竞品业务分布 上图是虎扑与竞品的业务分布图,可以看出: 虎扑与直播吧的业务定位和分布高度一致,因为他们都是以体育社区论坛起步,分享各类体育资讯,但是没有视频转播权,因此以文字直播为主,所以在业务的竞争上十分激烈。而腾讯体育与虎扑的主要业务差别体现在核心业务上,腾讯体育以整个腾讯生态为依托,拥有众多体育赛事的视频转播权特别是NBA的独家转播权,因此其核心业务为体育赛事的视频转播。 相较于直播吧,虎扑和腾讯体育的商业化程度更高,都拥有自己的IP赛事。特别是腾讯体育,依托各类赛事的独家视频转播权,拥有完善的付费会员体系,并且可以利用整个腾讯的生态商业链,商业化基础好、起点高、发展容易。而虎扑的商业化流量主要来源于体育黏合的男性用户,其近年来商业化发展迅速,业务分类更广。相比之下,直播吧的商业化程度较低,变现能力较差。 虎扑的社区优先级更高,其社区定位于男性的线上欢乐园,社区知名度高,用户基础量大,而且社区管理体系更为合理和完善,社区的用户忠诚度较高。 其中比较特别的是腾讯体育的自营电商平台,相较于虎扑和直播吧的导购模式,腾讯体育通过打造NBA这一流量巨大的IP,构建了自己的电商平台。自营的电商平台相较于导购式的电商模式拥有巨大的商业化优势,变现能力更强。 三者业务范围和商业化方式基本相似,虎扑的社区业务发展更加成熟,但其变现能力较腾讯体育仍有不足。 2.2.3虎扑及其竞品发展历程 以上是总结的虎扑、腾讯体育和直播吧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虎扑和直播吧以论坛形式创立,而腾讯腾讯体育则是从腾讯网分离成为独立的体育门户网站,三者等定位在一开始就有些差别:虎扑定位于篮球迷的社区论坛,腾讯体育定位于体育门户网站,而直播吧则是一个整合发布赛事预告和直播资讯的论坛。定位上的差别也为造成了三者发展方向的不同。 三者都是在12、13年这一移动互联网崛起的节点顺势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客户端。此时的虎扑出于商业化的考量,已经逐渐从球迷论坛转型为体育资讯网站,于是,虎扑APP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一款主打篮球赛事文字直播的体育资讯类APP。值得注意的是,腾讯体育推出的APP并没有成为“移动端的体育门户网站”,而是定位于体育赛事的视频直播,是一款直播软件,因此,此时的软件更像是腾讯体育的一款子产品。 在商业化方面,三者也有较大的不同。虎扑从从年获得A轮投资以来就一直在探索其商业化之路,并且从12年开始加速了商业户的节奏。通过打造游戏运营平台、赞助职业联赛和招开国际体育营销峰会等方式拓展自己的商业影响力,不断获得投资。在年,虎扑创办了导购网站“识货”,进军电商产业,并在年达到20亿的交易规模,虽然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有巨大的差距,但考虑到其出类拔萃的规模增长,识货还是为虎扑的商业化增添额巨大的筹码。虎扑另一重大的商业化板块就是年开始举办的“路人王”赛事,这标志着虎扑开始通过打造体育IP赛事来多元化商业版图。虎扑曾于16年申请上市但不久就以失败告终,还尝试过借壳上市,也没有成功。虎扑一致没有放弃上市的梦想,今年3月再次申请IPO辅导,并于6月获得字节跳动6亿人民币的投资。而对于腾讯体育来说,由于是腾讯下属的一个模块,因此并没有融资方面的发展,但是商业化能力较虎扑更加出色,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通过获取赛事的独家版权然后以付费观看的形式变现。此外,利用腾讯的娱乐资源打造体育娱乐跨界综艺、与网易考拉推出的联合会员计划以及与NBA这一流量巨大的IP都不断地提升着腾讯体育的变现能力。相比之下,直播吧的变现能力就不够出色,商业化进程缓慢,知道今年的10月底才推出[装备]板块,目前主要的变现途径还是广告投放。 从虎扑APP不断变化的简介可以看出,虎扑的定位也在不断变化,从一开始的球迷论坛到后来发展为传递综合体育资讯,到年加入“英雄联盟”板块,虎扑又逐渐从体育资讯APP转变为体育社区论坛,并且在不断地丰富社区话题,而其目标用户也从体育迷拓展到全体互联网男性。同样,从一开始的到如今的,随着赛事版权的不断丰富以及业务种类的不断拓展,腾讯体育已经从一款单一的视频看球软件转变为一款综合性的体育软件。而直播吧也从一个整合各类赛事信息的论坛发展成一个传递各类体赛事资讯的体育软件。 2.2.4数据分析 以上是虎扑、腾讯直播和直播吧的数据表现,来自易观千帆,统计时间为年3月。可以看出: 上述数据中差异最明显的就是“活跃人数”一栏,在这一指标下,虎扑与其他两款软件差距明显,仅仅是直播吧的二分之一、腾讯体育的五分之一。 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年1月到年9月期间,虎扑与腾讯体育的活跃人数一直处在同一体量区间内,而从15年10月开始腾讯体育逐渐拉开了差距,原因就在于在这一年腾讯体育获得了NBA的数字媒体独家版权,垄断了线上的NBA转播权,而10月份正是NBA新赛季开幕之时,因此从年10月份开始,腾讯体育的活跃用户量就不断增长,并且随着腾讯体育不断利用腾讯的资源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赛事转播权,这一差距越拉越大。特是到了年11月,腾讯体育推出了全新跨界综艺节目“超新星运动会”,使得原本的目标用户从体育迷扩大到偶像粉丝团体,于是出现了在这一节点活跃人数的爆发性增长。此外,腾讯平台的引流作用也为腾讯体育增加了不少的活跃用户。因此,虎扑与腾讯体育的活跃人数差距巨大。 对于直播吧而言,其发展之初就定位于各类赛事资讯的整理发布特别是直播信息如视频直播源的分享,需要指出说明的是由于早年间体育直播版权意识的薄弱以及各直播网站对版权利益的不重视,当时的直播吧以免费的视频直播源而闻名,因此积累了大批的忠实用户,而到了年10月,随着腾讯体育获得NBA独家互联网转播资源后,版权保护开始得到重视,并且随着社会整体版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有关制度的不断完善,直播吧也从分享盗版直播链接转型升级。于是,其活跃人数总体有所下降,虎扑与其的差距有所缩小,但由于其基数较大,因此整体的差距还是较为明显。 在“行业独占率”方面,虎扑同样落后于腾讯体育和直播吧,且差距明显,这当然与腾讯体育的资源优势以及直播吧的用户基数优势有关。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易观的数据体系中,虎扑被划分在体育资讯类,而腾讯体育和直播吧则划分在体育直播类,于是把虎扑放到其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发现其3%的行业独占率排在了体育资讯类软件的首位,而2-5位的行业独占率分别是97%、2.0%、2.0%和1.4%,可以说,虎扑在体育资讯领域的用户市场占有率相当出色。 虎扑在“人均日启动次数”以及“人均日使用时长”这两项数据上具有优势,特别是“人均日启动次数”,达到了0次,较其他两款软件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而使得虎扑在这方面占优的原因就在于其完善的社区论坛体系。从前文可以看出,虎扑社区的话题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各类话题也极具趣味性,而且越来越重视社区的发展,因此社区的互动能让用户使用软件的次数更多,停留时间更长,产生“上瘾”现象。相比之下,其他两款软件特别是腾讯体育的社区板块较为较为落后,更多的用户的使用目的只是观看体育直播和视频,因此人均日启动次数和人均日使用时长不占优势也自然可以理解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三款软件在“人均月度使用天数”和“次月留存率”这两个指标上的表现,虎扑以8天的人均月度使用天数和42.5%的次月留存率排在三款软件的第二位,表现中规中矩,如果把虎扑放到其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则发现42.5%的次月留存率表现想到出色,反映虎扑在垂直领域的用户忠诚度相当出色。对于直播吧而言,其用户大多是被早期直播吧的免费直播资源所吸引而留存下来的老用户,因为使用习惯等各种原因,用户的忠诚度比较高也可以理解。而令人意外的是腾讯体育仅有11.1天的人均月度使用天数以及15.2%的次月留存率。使用腾讯体育的一部分用户仅仅在有自己
|